close

陽明山大縱走(第十次)──西進東出

  • 路線基本資料
  1. 時間:20180622
  2. 距離:約24K
  3. 總爬升:約1700m
  4. 起點:清天宮
  5. 路線:陽明山大縱走
  6. 人員:計2名(火星人吳弘文、阿寬)
  • 相關步道:清天宮步道,大屯五峰步道,七星主東步道,冷擎步道,擎天崗環形步道,風擎步道
  • 相關山岳:(由西向東依序)向天山,面天山,大屯山西峰,大屯山南峰,大屯山主峰,七星山主峰、七星山南峰,竹篙山,石梯嶺,頂山
  • 路線簡介:陽明山大縱走是山岳界知名路線,是由東西向橫貫陽明山國家公園的10座山峰所組成的路線,屬於想要成為健腳的入門級路線,或者想要鍛鍊腳力者的練功場。西段起自清天宮,為廣義的大屯五峰。東段則從風櫃嘴開始,止於七星山主峰。有人一次走完,也有人分段走。而不管是要東進西出或者西進東出,皆有大眾交通可以接駁。
  • 實際行程:

這次的行程採西進東出,單純因為西進的起點清天宮離我們家比較近。早上跟弘文約在北投捷運站,搭乘小6公車,直上清天宮登山口。

小6公車

從捷運北投站出發,車程大約20-25分鐘就會抵達清天宮登山口。登山口前有洗手台、飲水機,以及廁所,算是蠻方便山友的。這次的行程主要是火星人要來測他的FKT(即一條路線最快完成的時間),我只能算是名義上的陪同,因為體能相差太大。所以起登前我就跟弘文說:不用等我,你待會自己走先吧。這是我第十次走陽明山大縱走該路線了,路況幾年來都沒什麼大改變,所以不至於會迷途。果不其然,才一起登沒多久,我就完全看不到弘文的車尾燈了,幾乎整段都是自己在後頭埋頭苦走....。

清天宮

0728,清天宮起登。這邊開始到向天山、面天山走完,都是石階步道。所以若是下雨天來走,會非常濕滑。

0746,向天池岔路。直行往大屯坪與二子坪,在此取左,先到向天池,上向天山。這裡開始的平路居多,算是前半段少有的高速路段。

0758,向天池。左邊就是向天池,要下大雨才有水,平時只是一片草原。取右,續往向天山。這邊離向天山大約500公尺,接著就要開始陡上了。

0806,向天山,十分之一完成。天氣十分悶熱,雨要下不下的,全身大汗。向天山頂兩側的草叢裡有隱藏版的碑,有興趣的人可以來找找囉。接著先下再上,走兩百公尺抵達面天山。

0812,面天山。面天山最大的特色就是那兩塊巨大的反射板,從市區往上看非常醒目。這裡視野好的時候可以眺望雪山山脈與北一段,當然三芝一帶的海岸也能一目了然。今天純粹是來撿山頭,就不多拍景了。面天山往下走之後會再接回清天宮步道,取右,往大屯坪前進。

0821,大屯坪。往前走就會回到一開始的向天池岔路。取左,前往大屯西峰。這段路向來以泥濘,又有許多石頭,所以非常濕滑。後段有一小小段的拉繩,進入芒草區之後就會比較好走了。

0835,大屯山西峰。下西峰前往南峰是比較技術性的路段,須拉繩陡下。今天不知為何這裡的路很溼滑,所以滑了幾次,膝蓋還不小心撞到,有夠痛。建議爬這段時要帶手套,繩子會比較好抓。

0843,大屯南峰、中正山岔路。直行往中正山,我們取左往大屯山南峰。這段到大屯南峰雖然只有400公尺,但幾乎都是非常陡的路段,後面也有段拉繩。但只要謹慎踩點,其實並不會困難,只是會很喘。

0847,大屯山南峰。南峰上可以清楚看到下面的中正山,以及待會要去的大屯山主峰步道。南峰下去之後大抵是緩下,算蠻好走的。

0851,大屯主峰、二子坪岔路,左往二子坪,我們取右,往大屯山主峰。這個路口距離主峰600公尺,算是前段最硬的上坡。牙一咬,撐過去之後就豁然開朗了。毒辣的太陽此時露臉現身,汗如雨下,不斷與高溫奮鬥著。

0904,大屯山主峰。主峰上可以回望稍早走過來的大屯四峰,景色怡然。秋天時這裡將是一片芒花海,也是陽明山地區的地標之一。大屯主峰的牌子旁就是大屯山助航站,從二子坪有柏油路可以直上此處,許多車友與跑友都將上助航站視為一個鍛鍊的指標,非常具有挑戰性。離開主峰後要走一小段柏油路,在第一個岔路口取右,往大屯山鞍部的方向走。再度進入步道後,就是將近1.2公里的石階下坡,對面就是近年來很夯的小觀音山群峰,可以多多欣賞。

0918,大屯山鞍部。前方的柏油是巴拉卡公路,對面則是鞍部停車場。左往二子坪遊客中心,約500公尺。取右,要走大約2公里的柏油,從巴拉卡公路接上陽金公路,抵達小油坑的觀音停車場後,再往小油坑遊客中心前進。

0934,小油坑遊客中心,旁邊就是著名的小油坑。這裡有廁所,飲水機,以及販賣部,是陽明山大縱走上重要的補給點,記得休息一下,待會就要陡上1.6公里,直上七星山主峰。在此遇到休息完正要前往主峰的弘文,他的速度真是太恐怖了。在遊客中心把水裝滿,又在販賣部喝了一罐黑麥汁休息片刻後,我也接著前往七星山主峰。

0941,小油坑七星山主峰步道口,由此開始1.6公里,直上七星山主峰。但跟冷水坑還有苗圃這兩條線相比,小油坑段相對而言是上七星山主峰最好走的路。今天這段非常曬,體感溫度應該超過30度,中間又經過硫磺區,更加悶熱,非常厭世地走著。

1007,七星山主峰。覺得自己好像快中暑了,溫度居高不下,還是硬把命拖上了主峰。今天是非假日,所以主峰上人不多,輕輕鬆鬆就跟主峰的柱子排到照片。倘若是假日來,至少要排個十幾分鐘吧。今日的展望還不錯,預報是會有午後雷陣雨,可以看到雲霧已經從旁聚集了起來。接著前往東峰。

1013七星山東峰。溫度降不下來,頭有些暈暈的,所以瘋狂喝水。東峰上少見地完全沒有人,熱到過於厭世,現在只想趕快到冷水坑買可樂。東峰到冷水坑是段非常陡的石階,膝蓋如果不好的朋友,記得要帶登山杖會比較妥。

1030,冷水坑遊客中心。因為大熱天,加上方才那段大陡下,此刻我的雙腿已然爆炸疲軟,加之頭昏腦脹無力,趕緊進入冷水坑的販賣部吹冷氣降溫,買罐可樂解解渴。弘文早就不知道噴去哪了,這速度真的不是地球人,是火星人啊!

好熱啊,爆掉了,好想死。大休了10分鐘後體溫有比較降低了,順帶吃些補給,就再出發了。好消息是過了七星山之後,接下來大抵沒有什麼很大起伏的山頭。目前已經完成七座了,步伐踩穩不要過於心急,今天應該是可以順利完成。

1043,菁山吊橋。這裡到擎天崗草原大約1.6公里,上上下下地,步道也頗溼滑。

1055,擎天崗草原。非假日人也依舊不少,而雲霧已經都上來,前方都壟罩在一片白茫茫,看來是真的會下雨。右上的山頭就是待會要去的竹篙山,這邊過去大概還要600公尺。竹篙山的入口在三號碉堡的後頭,需原路折返。

1104,竹篙山。雖然雲霧都起來了,但依舊是有夠熱。好在從冷水坑出來時裝滿了兩公升的水,後頭可以盡量喝。從竹篙山往下看,紗帽山與文化大學都很清楚,可惜現在已經沒啥景了。折返回到三號碉堡後,尋著擎天崗環形步道,朝風櫃嘴的方向前進。只剩下兩個山頭了,撐住啊!!

1115,金包里大路岔路,直行往魚路古道、上磺溪停車場,左邊去擎天崗遊客中心。我們取右,往終點風櫃嘴前進。這邊距離風櫃嘴大約5.9公里,全數都是石階步道,大抵是下坡,僅在石梯嶺之前有較明顯的上坡。繼續前進。

1133,石梯嶺。倒數第二個山頭。石梯嶺山上可以近觀陽明山較為神秘的磺嘴山、大尖山,以及大尖後山。前兩者需要申請,唯有大尖後山是完全禁止進入。

石梯嶺過後就會來到石梯嶺草原,這裡也是開啟我接觸山林生活的起點。回想當時,正是因為被石梯嶺草原的美景所震攝,因而開始愛上了走入大自然的感覺,至今仍舊深深地沉浸在裏頭。因而每回來到石梯嶺,總會有種回到起點的感覺,初心不忘。

1144,頂山黑森林。這裡距離頂山大約只剩下400公尺,是大縱走路段罕有的森林區。倘若天氣好時,光線拍起來相當有一番風味。繼續前進。

1151,頂山。最後一個山頭了。一直以來頂山都讓我覺得不像是座山,而是一塊路邊的草地上恰好有個三角點。當然這是玩笑話。不過,到底是誰在頂山的柱子寫一些奇怪的數字,還挺沒公德心的,頗無言。距離終點不到兩公里,咬牙繼續前進了。

1206,風櫃嘴涼亭。第十次的大縱走終於結束了,好開心啊!!而火星人吳弘文早在我半小時之前就已經離去,往劍潭方向加碼15連峰路線。我因為膝蓋跟腳踝有些不舒服,加上天氣太熱有點暈,所以就不繼續跟他(當然也完全跟不上就是),在此打住結束今天行程。接著沿著步道往下走,經過天溪園,回到聖人橋,在至善路上搭小18公車回到捷運士林站,再搭捷運回到北投站,平安返家。

  • 總結:陽明山大縱走因為交通便利,有遊客中心當補給點,加上脫逃點多(有遊園公車),是相當受歡迎的路線,也是健腳者的入門款,喜好鍛鍊者的後花園。路線標示清楚,只要事先做好功課,並載好軌跡檔預備,就不會有迷路之虞。本篇的行程時間僅供參考,任何行程計畫最終都得以自身的狀況來擬定,才會比較精確。天氣炎熱,陽明山也可能中暑,記得夏天走大縱走時要多多喝水了。
  • 行程時間參考

0728,清天宮起登
0746,向天池岔路
0758,向天池
0806,向天山
0812,面天山
0821,大屯坪
0835,大屯山西峰
0843,大屯山南峰、中正山岔路
0847,大屯山南峰
0851,大屯主峰、二子坪岔路
0904,大屯山主峰
0918,大屯山鞍部
0934,小油坑遊客中心
0941,小油坑七星山主峰步道口
1007,七星山主峰
1013,七星山東峰
1030,冷水坑遊客中心
1043,菁山吊橋
1055,擎天崗草原
1104,竹篙山
1115,金包里大路岔路
1133,石梯嶺
1144,頂山黑森林
1151,頂山
1206,風櫃嘴涼亭

  • 路線圖

  • 高度圖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ong Kwung Wong 的頭像
    Mong Kwung Wong

    The Outsider as Insider

    Mong Kwung W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